各高等學校:
根據《江蘇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研究項目管理辦法》(蘇教規﹝2017﹞4號)精神,經研究,現將2020年度江蘇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研究重大項目(以下簡稱“項目”)申報工作有關事項函告如下🚯。
一🕓、申報範圍
項目面向省屬本科高等學校📛、獨立天美和高職高專院校,依托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有關部委設立的重點實驗室😴、江蘇省有關廳局設立的重點實驗室申報⇾。
二、立項目的
項目主要支持解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和有關學科發展前沿問題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同時培育一批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項目分為A類和B類兩類,項目研究周期一般為3年。
三、項目經費
本項目采取省立校助方式,項目立項後由項目學校根據項目建設任務,統籌生均財政撥款等經費安排,並確保項目建設任務如期完成🦸🏼♂️。
四😫、申報條件和要求
(一)項目應符合2017年修訂的《江蘇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研究項目管理辦法》第六條、第七條規定。項目負責人應為省屬本科高等學校、獨立天美、高職高專院校的在崗科技人員;獨立天美申報的項目🙆🏻♀️,項目負責人應為本校在編的專任教師。
(二)項目應緊密圍繞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及其研究方向,主要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軟件和信息服務🤷🏻♂️、生物技術和新醫藥、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節能環保👨💻、新能源和能源互聯網、新能源汽車、空天海洋裝備、數字創意等重點領域申報𓀘。
(三)項目主要研究內容應與依托平臺研究方向一致。項目負責人應為平臺固定人員,具有正高級或取得博士學位的副高級職稱👷🏿,年齡一般不超過50周歲♍️。
(四)項目應具有較好的研究基礎👨🦽➡️,明確的研究方向,並具有創新性或應用前景。項目研究須克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突出項目實施效果和代表性成果評價📻🎈,重點考察專利的轉化運用🧑🏼⚖️,註重科技創新成果對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貢獻🧑🏿🏭。
(五)各高等學校應合理統籌整合相關科技資源🎎↙️,組織精幹力量形成項目組,促進學科交叉與融合,鼓勵聯合申報。
(六)實行限額申報方式,每個重點實驗室限報1項。同等條件下,涉醫高等學校應優先支持本校及附屬醫院參加一線疫情防控的醫務人員項目申報🧑🏿🚒,同時可適當放寬申報年齡限製到55歲👮🏽。一線疫情防控醫務人員的界定按照衛生健康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
五、申報程序和材料
(一)學校推薦🚶🏻♂️➡️。各高等學校按相關要求組織申報,指導項目負責人填報《江蘇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研究重大項目申報書(2020年度)》(附件1)👭🏼,對項目負責人申報資格🤛🏻、申報書內容進行初審和初評🏉,確定推薦申報項目,匯總填報《2020年度江蘇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研究重大項目申報匯總表》(附件2)。不直接受理個人申報。
(二)網上申報🦃👩🔧。符合申報條件的項目負責人登錄江蘇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研究項目管理系統(http://47.115.204.120)𓀑✋🏽,自行註冊賬號,經學校審核通過後,再填報項目基本信息,上傳項目申報書和附件電子版(均為PDF格式)👨🍳。依據附件2的要求,所在學校按照申報限額集中推薦並填報項目申報匯總信息🏋🏿♀️🛻。按照附件3的要求,各高等學校科研管理部門須對項目申報書、項目管理系統填報內容及上傳項目,逐項進行認真審查並確保一致後👶🏿,上傳經法定代表人簽字、依托單位加蓋公章的單位科研誠信承諾書的電子掃描件💑。項目管理系統截止時間為4月15日☆,逾期項目管理系統將關閉。
(三)材料報送🥈。網上申報成功後,各高等學校科研管理部門於4月30日前將項目申報紙質材料報至省教育廳科學技術與產業處(項目申報書一式3份,含附件,A4紙雙面打印💙;項目申報匯總表1份),逾期不予受理。
六、其他事項
省教育廳將對各高等學校紙質申報材料和網上申報項目集中進行形式審查,對通過形式審查的項目材料提交專家評審🅰️⛅️,經專家評審🧚🏿♀️📭、省教育廳審定和公示,確定立項項目💂🏿♀️🎾。
省教育廳科學技術與產業處聯系人:曹民生,電話:025-83335579,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15號,郵編:210024。
附件:1.江蘇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研究重大項目申報書(2020年度)
2.2020年度江蘇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研究重大項目申報匯總表
3. 科研誠信承諾書
省教育廳辦公室
2020年3月27日
蘇教辦科函〔2020〕4號 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做好2020年度江蘇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研究重大項目申報工作的函.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