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平台

天美平台網站xml地圖
天美首頁
欄目列表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管理機構>>教務處>>教務新聞>>文章內容
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堅實保障
 
發布時間👩🏿‍🚒:2020-12-08   點擊🤵🏼‍♀️:35386   來源:本站原創   作者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83.4%,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4.8%,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89.5%⛳️,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51.6%……教育總體發展水平躍居世界中上行列3️⃣。

  教育強則國家強🌅,教育興則民族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教育現代化建設的條件保障和體製機製改革不斷落實到位,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得到全面貫徹🫅🏿,教育經費更加充實,教育信息化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教育法治更加完善。

  教育經費保障更加堅實

  建設教育強國👨🏻‍🦲,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保障教育投入是基礎。

  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顯示,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50178.12億元👫🏻,首次超過5萬億元。事實上,我國自2012年實現4%目標以來🚶🏻‍♂️‍➡️,這一比例已經連續8年保持在4%以上。4%成果進一步鞏固🐣🗄,為教育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保障💆🏻‍♀️。

  教育投入是支撐國家長遠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投資,並日益成為評價一個國家或地區是否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的重要指標。

  構築全方位財政投入保障體系,夯實教育長遠發展基礎,各級黨委和政府扛起教育優先發展的政治責任🆔,堅持教育事業優先部署、教育經費優先保障🪕、公共資源優先配置教育領域𓀓,將“一個不低於👨‍❤️‍👨、兩個只增不減”落到實處。

  2019年四川全省教育經費投入2467億元,較2012年增加1000億元,增幅達70%。江西教育經費財政投入從2017年的939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1150億元,教育支出連續8年成為財政第一大支出🔒。2016—2019年,廣東省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從2318.47億元增加到3210.51億元,連續3年實現“兩個只增不減”👮🏼。

  落實教育優先發展要求,各地黨委和政府認真履責,北京在編製“十四五”規劃時要求,把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作為基礎性先導性工程予以統籌考慮。湖南🌇、吉林等地將解決“大班額”“全面改薄”“推進標準化學校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

  落實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要求🧖‍♀️,全面推動落實全國統一的城鄉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推動各省份建立學前教育和普通高中生均撥款製度。廣東省建立了覆蓋全學段的生均撥款製度,動態調整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學前和普通高中生均撥款最低標準。安徽等地建立公辦幼兒園、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撥款製度和普惠性民辦園補助製度🪼。

  教育信息化支撐作用更加凸顯

  今年年初👨‍👧‍👧,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全國大中小學的春季學期開學按下“暫停鍵”。

  開學可延期👨🏻‍🦱,學生成長不能延期。2月17日,可供5000萬人同時在線使用的👋🏼🏫、免費為全國師生提供大量優質教學資源的“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正式上線☄️。“保基本、質量高、全覆蓋”🔥,海量的國家級🏥、省部級優質課程資源奔湧而來。

  各地也紛紛投入這場在線教育的“大考”中🥈,上海堅持全市“一盤棋”,“市—區—校”三級聯動🍏,加大托底,實現學生“全覆蓋”🤢。廣東省以省級教育資源托底,細化教育教學設計,密切關註保障特殊群體,為全省9000余名省級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高三和初三學生提供平板電腦,確保不漏一人。

  “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中國教育能夠成功應對疫情“大考”,離不開我國教育信息化的長足發展。

  “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成果卓著,全國中小學互聯網接入率已達98.4%,初步建成了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有力支撐了疫情期間全國學校“停課不停學”。教育資源也更加豐富👬👩‍🍳,2019年我國高校上線1.8萬余門慕課,3.1億人次參與學習,慕課數量和應用規模均居世界第一。

  沒有教育信息化,就沒有教育現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基本內涵和顯著特征🧑‍🎄,是信息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由之路🪩,是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推動教育改革的有力抓手和有效手段❤️‍🔥。

  按照《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要求👏🏼,到2022年,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將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三變🖍、三新”的目標👨‍👨‍👦,即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全面建成“互聯網+教育”大平臺;切實推動實現從教育專用資源向教育大資源轉變、從提升師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養轉變🏊🏿、從融合應用向創新發展轉變;努力構建“互聯網+”條件下的人才培養新模式👾🧰、發展基於互聯網的教育服務新模式、探索信息時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教育信息化必將帶來教育理念的創新和教學模式的深刻革命,必將成為促進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手段。

  教育法治建設更加完善

  毆打他人、故意傷害他人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跟蹤、糾纏學校相關負責人,侮辱☹️、恐嚇教職工👴🏼、學生的🥷🏽;攜帶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管製器具進入學校的……2019年教育部等五部門出臺《關於完善安全事故處理機製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意見》,明確了八類“校鬧”行為,為依法治理“校鬧”提供了依據。

  加強教育法治建設⛹️‍♂️🤱🏿,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議題。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依法治教🔦😐、依法辦學和依法治校🚓。《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明確提出,要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近年來,我國紮實推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推動修訂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製定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完善安全事故處理機製,構建依法治理“校鬧”製度體系🔣,師生合法權益和正常教學秩序得到有力保障。

  2016年6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正式實施🔍,伴隨著“國家采取措施促進教育公平,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國家製定學前教育標準🤹🏿‍♀️,加快普及學前教育,構建覆蓋城鄉↔️,特別是農村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等一系列新表述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下來,我國教育改革發展開啟了一條嶄新的法治化路徑。

  適應新時代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兩次修訂高等教育法🌮,對高等教育的辦學方針和任務、高等教育管理體製機製、高等教育評估體系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修改、補充和完善。

  教育相關法律的每一次修訂,都是著眼於解決教育改革發展中一些突出問題💨,不斷完善教育基本製度📗🌇、完善高校管理製度、完善教育違法行為和法律責任等👩🏽‍🚀,以體現中國特色教育基本製度💁‍♀️。

  不久前,教育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法治工作的意見》🍄,明確構建系統完備的學校規章製度體系,完善學校法人治理結構🧜🏼‍♂️,完善學校法律風險防控體系等。這是教育部層面,首次針對高校法治工作的專門發文,明確了高校法治工作的重點內容。

  全面推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各地也展開了實踐。山東紮實推進學生體質健康促進條例、學校安全條例等地方性法規的立法。江蘇製定教育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實施細則🤘🏿,全面落實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等製度🕛📰。

  全面推進教育法治建設🛵,是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抓手🚵🏼‍♂️。面對當前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矛盾與風險👷🏿‍♂️,只有以法治精神為指導,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教育發展🔄,才能為我國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保駕護航👵🏼🧗🏼‍♀️,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保駕護航🦐,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保駕護航。(董魯皖龍) 
附件:

    天美平台 版權所有   蘇ICP備85452984號-1
    天美地址👷🏻‍♀️: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嫩江路1號   校辦電話👮🏼‍♂️:0519-85132710
    招生咨詢:0519-85195928 / 85132767   訪問統計

    天美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