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4月23日訊(記者 張婷)4月19日至22日,北京展覽館,共青團新媒體和文化成果交流展覽會在這裏舉辦。豐富的新媒體運用、精彩的文化活動、時尚的文化產品,跳動著時代的脈搏、洋溢著青春的氣息,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團幹部和青年工作者徜徉其中。
團十六大以來,團中央書記處深入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力爭使團的基層組織網絡覆蓋全體青年,使團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影響全體青年”的目標要求,積極適應時代發展和青年變化,在大力抓好團的基層組織建設的同時,努力探索運用新媒體和文化、藝術、時尚等路徑載體開展工作,以增強團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使團的工作和活動更為廣泛而深入地走進青年、融入青年。
在新媒體上開辟工作新平臺
手機、網絡等新媒體不僅已成為當代青年溝通交流、獲取信息的主渠道,而且成為他們重要的學習、生活、娛樂方式。截至2011年年底,在我國5.13億網民中,30歲以下的青少年網民有2.99億。面對時代新變化和青年新特點,2009年以來,“全方位進軍新媒體”的號角在全團吹響,“突出做好抓基層、建組織、用好新媒體三項工作”成為全團的共識和自覺行動。
一批團屬新媒體陣地初具雛形。團中央建設的未來網、中國青年網不斷成長。作為面向全國未成年人專屬網站的未來網以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為內涵,精心打造幼兒陽光苗圃、小學生快樂城堡、中學生花季樂園和紅領巾集結號四大板塊,開展了“尋找最美麗de心靈”、“學習雷鋒好榜樣”等主題活動,吸引全國3萬多個少先隊大隊、1500萬人次少先隊員參與。中青網與中國共青團網成功融合,已打造出400余個子網站、2000多個欄目。
超過99%的團的縣級以上組織建起工作網站,並有一批網站成長為在當地青少年中響當當的品牌。
團北京市委創辦的青檬網絡電臺目前每天聽眾超過14萬人,每月覆蓋91萬網友。團四川省委主辦的“親情關愛——留守學生和外出務工青年”視頻通話站點已經為近兩萬個外出務工家庭提供親情溝通服務。浙江青少年宮在線吸引了50多萬名青少年成為註冊會員。在廣大基層團組織形成以論壇、QQ群組、手機短信群發平臺等為主的“小型化、分散化、社區化”新媒體工作格局。
手機這一與當代青年如影相隨的媒體平臺是團組織開發運用的又一重點領域。據統計,目前全國各級團組織共創辦手機報4262種,其中28個省級團委和87.5%的地市級團委開通了手機報。由團中央主辦的“共青團移動頻道”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團組織,每周為近萬名團的各級領導幹部發送3期手機報,及時傳遞全團重點工作信號,交流各地工作經驗。北京大學“青年手機報”以社會熱點觀察、校園資訊、學習生活服務為內容,深受學生歡迎,用戶超9300人。團福建南平市委組建的飛信機器人“青青”短信群發平臺,覆蓋當地青年18萬余名。
讓團的活動“有意義”,還要“有意思”
“熱撐‘青春體’,吹響集結號。那一年,我們追隨,神馬的,浮雲的,都已收為己用;這一年,我們創造,這年的,那年的,都正火速網聚;下一年,我們引領,主流的,銳意的,都在‘青們’隊伍;N年後,我們笑憶,張揚的,癡狂的,都是青春印記。哪家青春不呼喊?青們,頂起屬於我們的‘青春體’,喊出我們的聲音!”
從今年2月中旬開始,“@廣東共青團”發出這條微博,跟大家聊青春,“青春體”竟然就此持續升溫,滿屏可見以此為格式仿寫的青春故事,“@廣東共青團”的粉絲數量升至150萬。據統計,截至3月底,全團認證組織微博數量超過8000個,有47個微博用戶的粉絲數量超過10萬,共發布微博內容130多萬條。
一批團屬新媒體平臺建起後,各級團組織積極利用“自有陣地”和借助有影響力的社會網站,以微博、博客、即時通信、社交網站、視頻、論壇等多種青年喜歡的方式開展工作,並註重融入文化、藝術、時尚等元素,使團的工作和活動既很“有意義”,又很“有意思”。
團中央圍繞慶祝新中國60華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等重要契機,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在青少年中產生良好反響的重點活動:“我與祖國共奮進——傳掛燈籠祝福祖國”活動吸引2900多萬網友參與,留言超過300萬條;清明緬懷革命先烈活動吸引近1600萬人次在網上獻花、留言;“黨在我心中——千網聯動學黨史”活動聯合全國1300多家知名網站以統一的主題和標識,為青少年提供黨史圖書、黨史題材影視片、愛國愛黨歌曲等在線內容,活動網站總點擊量達1.5億次;“我與祖國共奮進——形勢政策網絡宣講會”邀請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與青年網民互動交流,網絡點擊量達2400萬次;“勞動·創造·奮鬥”青少年勵誌教育活動開展3個多月來,網絡在線訪談青春榜樣人物15期,860余家網站轉載鏈接,點擊量5700萬次,微博聽眾166萬人次。
新媒體和文化載體的創新運用在全團形成“遍地開花”的勢頭。團江蘇省委發起了“我們身邊的好青年”大型網絡推薦活動,推出4748名各行業青年典型,專題網頁瀏覽量達376萬人次;團陜西省委借助官方微博開展的“紅‘圍脖’·暖三秦”微博募捐活動,為偏遠地區的農村孩子募集價值1000多萬元的助學、過冬物資,組織了“曬曬我的十年規劃”微話題討論,引來3萬多青年學子關註;眉州東坡酒店團委策劃組織進城務工青年辦起網絡春晚,讓春節留京的青年員工通過網絡與家鄉親人實現“團圓歡聚”;遼寧青少年“把幸福給你”網絡續寫雷鋒日記、“網聚少年·愛心串聯”浙江、新疆少年“手拉手”愛心捐贈、“來當誌願者、一起節水嘎”雲南抗旱救災網絡公益等富有特色的活動,吸引了各地青少年廣泛參與。
由“內容供應”轉向“產品供應”
在貴州省畢節市賣羊肉串的新疆籍青年阿裏木江·哈力克的生活並不寬裕,卻在貴州大學和畢節天美設立“阿裏木江助學金”,資助了數百名貧困學生,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貴州女孩鐘晶放棄貴陽的優越生活,來到偏遠的龍河村創辦衛生所,被譽為“最美鄉村女醫生”。
為了讓這兩位青春榜樣能影響更多青年,團貴州省委把他們的事跡製作成卡通繪本,深受好評。共青團不僅要深刻掌握黨對青年健康成長的要求,而且要善於把正確的思想準則融入青年喜歡的文化產品中,對青年進行有效傳播。“由‘內容供應’向‘產品供應’全面轉變”是團中央書記處對全團運用新媒體和文化手段開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各級團組織正積極探索,通過高質量的策劃、設計和組織,與專業力量和市場力量合作推出一批青少年優秀文化產品。
由團中央創作推出的26集黨史題材動漫片《號角》成為青少年學習黨史的一份生動教材,首輪電視播出收視人數達400余萬。該片選取和圍繞中國共產黨90年奮鬥歷程中提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發展才是硬道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26個著名口號,以動漫形式生動講述了這些口號的歷史背景和深刻內涵,引導廣大青少年在重溫黨史口號、追溯黨的足跡中汲取精神力量、傳承優良傳統。
為激勵廣大農村青年和進城務工青年堅持夢想、崇尚奮鬥,團中央聯合長春電影製片廠共同啟動“我們村裏的年輕人——大型系列電影工程”。這項工程的開篇之作《西單女孩》講述了河北女孩任月麗尋夢北京、最終登上央視春晚舞臺的故事,該片即將進入院線公映。
民族團結教育動漫片《兄弟姐妹一家親》、《“喜羊羊與灰太狼”法製宣傳》動漫片、革命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新青年》、講述誌願者故事的電影《小建的合唱團》、紀錄片《我與留守兒童》、電影《郭明義》和“四好少年”新創兒童歌曲等一批優秀文化產品也相繼走入青少年。各級團組織還聯合有影響力的電視臺創辦了一批青少年欄目或節目。
與此同時,各級團組織還註重借助自身的社會公信力,向青少年推介社會各方面創作生產的優秀文化產品。在本次交流展覽會上,團中央向青少年推薦了動漫、影視、圖書、歌曲和遊戲5類文化產品,動漫片《西柏坡》、電影《錢學森》、電視劇《解放》、小說《雷鋒》、歌曲《把幸福給你》等一批思想性、藝術性、感染力俱佳的新創文化作品引來觀展青年駐足欣賞。
時代在變、青年在變,青年工作的創新永無止境。在共青團新媒體和文化成果交流展覽會上,各地前來參觀的團幹部代表表示,此次交流展覽會為相互學習借鑒、尋找工作差距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會,要以此為新的起點,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運用新媒體手段和文化載體做好青年工作,以新的工作推動紀念建團90周年。